按照往年的情況,前段時間是企業和應聘者“金三銀四”招聘高潮的時刻,但在疫情沖擊之下,今年的“春招”整體氛圍略顯慘淡。
企業延遲復工、民眾不能出門,縮減開支成了企業的首要發展任務;同時,中小企業以及餐飲、旅游等重線下行業面臨生存危機,招聘需求縮減或消失。
“畢業即失業”的應屆生感嘆自己生不逢時,拿到年終獎瀟灑裸辭的職場人悔青了腸子,而原本想要在年后“動一動”的職場人也不敢輕舉妄動了。
那么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嗎?
答案當然是不!
2020年12月31日,國務院辦公廳《頒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》(試行),2021年3月18日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、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、統計局辦公室〔人社廳發(2021)17號〕發布了18項新職業,"碳排放管理員"被列入國家職業序列。這是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》中被編碼為4-09-07-04的新職業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,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,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對“雙碳”基礎知識、實現路徑和工作要求的學習,做到真學、真懂、真會、真用。要把“雙碳”工作作為干部教育培訓體系重要內容,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。
為了培養碳管理領域專業人才,為各有關需求方制定科學碳目標、碳資產管理及參與碳交易做好人才儲備,實現"碳成本"向"碳機遇"的成功轉變,現特推出碳排放管理等專業技能崗位證書考試和課程學習。
課 程 安 排
培訓時間:
2022年5月25-27日
培訓地點:
浙江錢塘江金融研修院
指導單位:
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
主辦單位:
浙江錢塘江金融研修院
長三角綠色投資研究院
北京綠色交易所
什么是碳資產管理人員?
碳資產管理人員是指為碳資產的所有者實現碳資產的增值保值管理,并幫助企業運營全程的碳資產綜合管理業務,包括碳資產開發、碳盤查、碳審計、碳資產計量、碳資產評估以及低碳品牌建設等的專業人員。
其主要職能是熟悉碳交易原理,跟蹤分析國際碳市場和國內碳市場進展,幫助企業通過內部節能,技術改進,增加清潔能源利用等辦法減少碳排放量的同時,把配額碳資產作為新型資產并進行交易、轉讓、融資等活動,協助企業開發信用碳資產,并在配額碳資產和信用碳資產中進行資產管理,使企業更早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。
人才現狀
全國碳管理人才缺口快速擴大
自從2005年我國“十一五規劃”中首次對節能減排提出要求后,我國宏觀經濟開始發生變化。其中最明顯的是產業結構,2005年我國一、二、三產業占比分別為47.02%、41.34%、11.64%。
到2020年,第一產業依然有38%比重。按照我國101萬億的GPD計算,第一產業的GPD40萬億的GPD產出。企業法人組織數量2500萬家,制造業大約1000萬家,其中需要碳資產管理人員大約500萬人,不包括金融機構,三方中介機構等。
就業環境壓力/新興市場
2021年高校畢業生909萬人,適配崗位只有約400萬,就業形勢嚴峻,大學生內卷日趨嚴重,由于企業轉型升級、疫情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,要求就業人員具備更高的綜合能力,其中有相應證書者獲得更多青睞。
因此碳排放行業將迎來行業發展的第一波紅利。
就業前景
在百年不遇的大變革時代,人才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的核心資源要素,我們如何能成為這一核心資源要素呢?
現階段,碳資產管理人員主要服務于碳交易所或企事業單位、政府等有關碳資產管理相關單位。包含電力、鋼鐵、水泥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等多個行業數千家重點排放單位。
碳資產管理人才缺口巨大,碳資產管理師將迎來供不應求的就業前景。
由于綜合實力和職業前景持續向好,甚至有業內專業人士把碳資產管理稱未來黃金職業。
政策不斷加碼,低碳行業在未來10-15年內都會處在上升期階段,隨著碳資產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力度的加大,迎來一波黃金爆發期。
在碳資產管理制度助力中國實現“雙碳”戰略的同時,新興行業“碳資產管理”將持續得到行業認可和重視。